热烈祝贺《振动、测试与诊断》副主任委员孙立宁
获2019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孙立宁,博士、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专家,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副主任、江苏省先进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他长期从事微纳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医疗装备机器人前沿研究及产业化平台建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等项目20多项,获国家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发表论文50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先后在机器人结构、驱动与控制、作业机理与方法、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孙立宁率领团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研制出高性能压电陶瓷驱动电源与全数字控制器、纳米级微驱动系统,还开发了6自由度并联微驱动机器人、6自由度纳米级宏/微操作并联机器人、2自由度大行程微驱动机器人等多种纳米级微驱动机器人。立足该方向,他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项目,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获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他以微驱动机器人为基础,进行了面向MEMS组装和封装、生物工程、光纤作业等领域的微操作机器人的研究,分别建立了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其成果被评价为“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所研制出的8种微操作机器人得到推广应用,其中“神光Ⅲ”靶支撑和传感器支撑机器人,应用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上;激光陀螺精密调腔机器人,应用在国防军工生产上,包括型号研制、生产和科研,填补了国内空白,2007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在科技部的支持下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系统”的研究。该研究突破了影像导航、主从操作、力位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国内当时最完整的全数字化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此后又先后开发了“椎间盘置换手术机器人”和“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等多个种类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此基础上带领团队转向了更为复杂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团队相继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机器人项目,攻克了多自由度手术机械臂、主操作手、微小型手术器械、主从实时直觉操作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
孙立宁被公认为是机器人和微纳制造领域的知名专家,也是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推动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和人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还曾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多个国家级的奖项和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