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PSPnet-MobileNetV2的煤岩界面快速精准识别
作者:
作者单位: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桂林, 541004;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桂林, 541004;3.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青岛, 266590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张强,男,1980年8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矿山装备动态设计与智能诊断。E-mail: zhangqiangskd@sdust.edu.cn

中图分类号:

TD823;TH74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2204130);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22GXNSFBA035599);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2022YCXS023)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针对短时间主动热激励作用下煤岩介质表征差异不明显,不易快速、准确识别煤岩界面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金字塔场景解析网络(pyramid scene parsing network,简称PSPnet)模型-MobileNetV2的煤岩界面快速精准识别方法。通过搭建煤岩主动红外试验平台,采集并获取短时主动热激励作用下的煤岩界面红外热图像,构建了煤岩红外图像数据集;对传统PSPnet模型进行改进,采用轻量级网络模型MobileNetV2作为主干网络提取特征,大幅降低了网络模型所占内存和训练时间,同时将注意力机制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简称CBAM)与金字塔场景解析(pyramid scene parsing, 简称PSP)模块的上采样特征层和PSPnet网络模型的浅层特征层进行融合,有效提升模型对特征的细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PSPnet-MobileNetV2网络模型所占内存仅为9.12 MB,较原始PSPnet模型减少了94.88%;煤和岩的交并比为96.52%和96.87%,分别提升了8.29%和7.7%;像素准确度分别为97.25%和99.15%,较原始网络模型分别提升了7.32%和1.64%;测试时间降低了53.70%。该方法为煤岩界面的快速和预先精准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2-10-06
  • 最后修改日期:2023-03-13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09-03
  • 出版日期:
您是第位访问者
振动、测试与诊断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